学专业2005年开设,2012年获批山东省“三三三”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项目,2013年获批国家“本科教学工程”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。2016年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专业群,2019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专业师资队伍实力强,共有专兼职教师280名,其中博士85人,高级职称120人。刑法学和经济法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。拥有2个“十三五”省级科研创新平台、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(证据鉴识实验室)、1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(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),与省人大共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、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,与省法学会共建山东省法学会民商事调解中心,另有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、司法鉴定中心、立法研究院、司法研究院、司法会计研究所和案例研究院等众多校内外教学科研平台。
目前,法学专业已经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:1.地方性。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,主动服务法治山东建设,培养地方法治人才、涉外法治人才、纪检监察人才等;2.应用型。与省司法厅、省高级人民法院、省检察院、省律协密切合作,开展全周期实践教学,构建4D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学生动手能力强。3.交叉性。以创新实验班、跨学科课程模块为依托,文理交叉、多学科协同,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的新文科人才。
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,法考通过率保持在40%以上,总体就业率在94%以上。涌现出一大批在中共中央统战部、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、国家统计局、高校等党政机关单位工作的优秀毕业生,他们中有人曾获取国家三等功、“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学习标兵”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”“脱贫攻坚优秀工作者”“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”等荣誉称号,也有人扎根基层,服务民生,致力于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援助中心先进个人,并当选济南市政协委员,成为山东省法律研究领军人才。
培养目标:法学专业面向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和法治山东建设,立足山东,辐射全国,坚持立德树人、德法兼修,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,具备科学立法、依法行政、公正司法等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,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,乐于为的高水平、应用型法治人才。未来长期发展,可成为前述领域的骨干人才。
主要课程: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、法理学、宪法学、中国法律史、刑法学、刑事诉讼法学、民法学、民事诉讼法学、行政法学、行政诉讼法学、经济法学、商法学、知识产权法学、国际法学、国际私法学、国际经济法学、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、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、法律职业伦理、法律逻辑等。其中,刑法总论、民法学(三):物权法、刑事诉讼法学、民事诉讼法学、行政法学是学位课程。学位课程学分绩点应当达到2.0,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。
学制:标准学制为4年,实行弹性修业年限,可在3—8年内完成。
学位:法学学士。
毕业要求:总学分为165学分,总学时2608学时,理论教学学分113.025学分,实践(实验)教学学分51.975学分。其中,通识必修课程40.5学分,通识选修课程7.5学分;专业必修课程68学分,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;实践必修课程18学分,实践选修课程9学分,素质拓展课程(课外科技活动)4学分,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数13学分,创新创业教育1学分,公共艺术课2学分。
所在学院:法学院、刑事司法学院、民商法学院、经济贸易法学院。